請輸入圖形驗證碼(不區(qū)分大小寫)
【摘要】色彩在平面廣告設計當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在人類的發(fā)展歷程中,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用色彩創(chuàng)造出了精美的彩陶文化,那時人們是用從自然界中提取的植物和礦物質(zhì)顏料進行創(chuàng)作。色彩孕育了人類的審美文化,人們也對色彩賦予了人性化的情感特征。平面廣告設計中我們運用色彩的這種情感特征可以吸引和打動觀者,而且在設計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廣告中,時常利用概括和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使廣告中的色彩遠比傳統(tǒng)繪畫中的色彩更加明確和具有目的性,這也符合現(xiàn)代文化的特點,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狀態(tài)及人性的關懷。本文就色彩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視覺效應做了相關探索。
【關鍵詞】色彩;平面廣告;設計;視覺效應
前言
平面廣告設計的三要素(文字、圖形、色彩)中,色彩最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最能直接傳達信息,具有先聲奪人的效果。我們在觀看廣告的瞬間,最先感受到的是色彩的效果及整體印象。平面廣告設計的或明或暗或活潑或憂郁的色彩形成不同色調(diào),從而讓我們感受到廣告色彩的總體效果。總體效果的優(yōu)美,有助于烘托廣告主題、加強廣告畫面情調(diào)的渲染和意境的創(chuàng)造,從而增強廣告的吸引力,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最優(yōu)的廣告效果。因此,在廣告設計中,色彩是決定作品成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隨著生活水平和品質(zhì)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形態(tài),特別是消費觀念、價值觀念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對于商品的需求早已從實用功能的獲取提升到感性功能的一并滿足。這就更需要廣告設計者運用好色彩創(chuàng)造出更具個性的作品,來滿足消費者日益?zhèn)€性化、差異化以及多樣化的需求。色彩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已成為現(xiàn)代廣告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什么是色彩
色彩是顏色的統(tǒng)稱,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所產(chǎn)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對平面設計畫面所給帶來的感受有著最直接的影響。色彩的屬性有色相(即各種不同的具體顏色)、明度(指某一單色的明暗程度)、彩度(即單色色相的鮮艷度、純度,也稱飽和度)。色彩對比的基本類型為色相對比——包括零度對比、調(diào)和對比、強烈對比,和冷暖對比。人對顏色的感覺不僅僅由光的物理性質(zhì)所決定,也往往受到周圍顏色的影響。
二、色彩與人的關系
在實際生活當中,
(一)色彩給人帶來的心理反應
色彩給人帶來的心理反應即色彩的“移情”。色彩的感情性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活動,給人們帶來各種感情性聯(lián)想。例如,紅色給人以喜慶感、吉祥感、溫暖感、熱烈沖動感,是最強有力的色彩,能引起肌肉的興奮;橙色較溫和,是一種活潑、輝煌、快樂的色彩;黃色則給人以光明、高貴、富麗感;綠色常給人們以活力、青春、和平感;藍色給人以恬靜、涼爽、深遠感;白色給人以純潔、干凈感;黑色給人以莊重、樸實、神秘感。
(二)色彩的“味道”
色彩的視覺感受同樣能引起味覺的心理反應,色彩的“味道”是根據(jù)食品的味道產(chǎn)生的。舉例來說明,鮮艷明亮的黃色、白色、粉紅色是表現(xiàn)甜味的最佳顏色;檸檬黃、黃綠色,青綠色用來表現(xiàn)酸澀的味道;深綠,明度低的深濁的灰綠色給人一種苦澀感;。大紅色,橘黃色常用來表現(xiàn)辣;明亮的黃綠色,明亮的中黃、淡黃則能體現(xiàn)出香的味道;渾濁而深暗的綠灰色、綠褐色、淤泥般的灰藍黑色則暗示出臭的味道。
(三)色彩能帶來輕重感、冷暖感、空間感
色彩具有冷暖感:紅、橙、黃為暖色,紫、藍色、白色為冷色,綠色屬冷色與暖色之間的中間色。色彩也具有輕重感:明度高的物體感覺輕,明度低的物體感覺重,通俗的說也就是淺色感覺輕,深色感覺重。色彩還具有空間感:明度較高的色彩感覺遠,明度較低的色彩感覺近;暖色感覺近,冷色感覺遠。
三、色彩與廣告的關系
色彩在廣告設計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首先,色彩能吸引觀眾對廣告的注意力,調(diào)查表明,色彩能刺激人的視覺神經(jīng),絢麗多彩的畫面更富有吸引力。在色相上,黑色背景上的黃色比其他色彩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彩色廣告的悅目性和裝飾性也非常強,常常使人們能長時間的注目。從而把廣告中所要傳達的信息,能夠快捷、完整地傳達給受眾,發(fā)揮出廣告的重要作用。
其次,色彩能強化廣告中文字的宣傳效果,一幅廣告包括有很多因素,文字和語言能夠更直接地傳達某些信息,但有時在廣告中僅靠文字和語言是很難使宣傳效果達到及至。而色彩就比文字更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主題內(nèi)容的形象、質(zhì)感和量感。廣告中的形象能夠被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是離不開色彩的,而正是這種真實感,才能夠促使廣大的受眾對廣告中所宣傳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信任感和好感。借助色彩的魅力就可以達到廣告主題的作用和目的。
再次,色彩可以強化廣告中象征的宣傳效果,在廣告中文字和形象是主要的宣傳內(nèi)容,但色彩的融入更能強化象征的宣傳效果。因為無論何種色彩都可以影響到人們的感覺、知覺、記憶、聯(lián)想和情緒等生理和心理過程,能產(chǎn)生特定的心理作用,如冷暖、輕重、遠近、強弱、動與靜、華麗與樸素等等,某些特定的色彩對應著不同的心理反應,也具備著不同的象征意義。色彩的這種強化象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廣告也正是利用色彩的情感象征來影響人們的心理活動,通過廣告主體內(nèi)容獨特的色彩語言,使受眾更易辯識和產(chǎn)生親近感,從而達到廣告的宣傳作用。
上述的幾種色彩在廣告中的作用促使設計師日益重視廣告色彩的設計。但值得注意的是,對色彩的使用要仔細推敲,切不可使用色彩時過多過濫,使人眼花繚亂,只識別色彩而忽視了廣告所宣傳的內(nèi)容。廣告中不在于使用色彩的多少,而關鍵在于色彩運用是否恰如其分。
四、色彩在廣告中的運用
廣告色彩對人們的心理感受的影響,是由于人們的生活經(jīng)歷、性格、年齡、性別、職業(yè)、愛好、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社會意識等都不盡相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感覺也就引發(fā)了不同的聯(lián)想個情感。如在政治家眼里,紅色象征革命、流血犧牲;在現(xiàn)代人眼里則代表喜慶、歡樂?;谶@種色彩對人們的影響,人們把這些感覺個情感象征總結歸納,以不同的色彩和色調(diào)表達出來,是設計師在設計時有目的的選擇色彩。一般歸納為:
紅色是色譜中最鮮明、最生動、最熱烈的顏色。由于紅色的這種品性,在老百姓那里,它成為驅災避邪,大喜大慶的象征;到政治家那里則成為革命、勝利的標志。
黃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輕快、輝煌、透明、活潑、光明、希望、功名、健康等特征。黃色表示土地,黃色象征權力,黃色還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橙色是色譜中最耀眼的色彩。給人以溫暖、華美、興奮、熱烈等感覺。帶有快樂、健康、自由、勇敢、渴望等象征。
藍色,來自于自然的啟迪。無論深藍還是淡藍色,都會使我們想到無限的宇宙或者流動的大氣。因此,藍色也是永恒的象征。藍色的天空,藍色的大海,是那么高遠、博大、深邃,是那么壯闊、浩渺。
綠色是人類永恒的主宰。它是大自然植物之顏色,是生命之色,希望之色:正是那茫茫林海孕育了人類,原始人類也正是吸吮著綠色汁液才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綠色在世界范圍內(nèi)象征和平、安全。
紫色在大自然中是最不常見的色彩,物以稀為貴,紫色是高貴、奢華、莊重、神圣、浪漫的象征。
(一)各行業(yè)廣告中主題色彩的選用
在廣告宣傳中都有其主題內(nèi)容,如何在廣告中表達其特定的主題,就需要通過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來表現(xiàn)。對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題和表現(xiàn)主題,發(fā)揮其情感的聯(lián)想和象征作用,符合廣告主題的中心思想。廣告分為商業(yè)廣告和非盈利性廣告。
商業(yè)廣告主要是對企業(yè)和商品及服務等來進行宣傳,達到盈利的目的。商業(yè)廣告中出現(xiàn)的主題內(nèi)容很多,在宣傳中側重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有注重企業(yè)形象宣傳的,也有注重商品形象宣傳的。在大部分商業(yè)廣告中都是通過商品的形象色來烘托廣告中的主題。如:
工業(yè)機電類廣告,這類產(chǎn)品多講求功能性、實用和效益。在色彩上多采用沉靜、穩(wěn)重、樸實的色調(diào),如紫色和一些高級灰調(diào);再加入一些充滿活力的純色,如采用紅、藍、黃、橙等,給人以堅實耐用和現(xiàn)代的感覺。
食品類廣告,這類產(chǎn)品多講求營養(yǎng)、美味和安全。在色彩選用上多用些暖色調(diào),接近食品本身的固有色,使人聯(lián)想到可口誘人的美味,通過這種色彩的聯(lián)想刺激受眾的食欲和購買欲。
化妝品類廣告,這類產(chǎn)品多講求護膚美容,使人靚麗清新,安全可靠。在色彩上多選用中性色調(diào)和素雅色調(diào),如粉紅、淡綠、奶白等色彩,給人以健康、優(yōu)雅、清香和溫柔的感覺。
交通旅游類廣告,這類廣告雖然不是有形產(chǎn)品,但也是一種產(chǎn)業(yè),它講求旅游中愉快、舒適、安全和方便。在色彩中選用中性系列色彩,如藍色綠色等色調(diào)給人以安全、恬靜的舒適感。偏暖色調(diào)則給人以溫暖、愉快的感覺。
藥品類廣告,這類產(chǎn)品講求安全、衛(wèi)生、健康。在色彩上多采用中性色調(diào),如偏冷色調(diào),藍色、綠色、灰色、給人以安全和信任感;而偏暖色調(diào)中的淺紅、紫紅等就給人以元氣、健康和活力的感覺。
體育類廣告,這一類中有對產(chǎn)品宣傳的,也有對活動宣傳的,都講求活力、舒適、品質(zhì)和積極向上的力量。在色彩上多采用對比較強的純色,如紅、黃、藍、綠等對比構圖,也經(jīng)常用一些灰色調(diào)來襯托主題形象。
(二)商業(yè)廣告與公益廣告色彩的區(qū)別
還有很多商業(yè)廣告在其宣傳上有它自己的個性形象??傊虡I(yè)廣告的習慣用色主要有兩方面決定:一方面,要體現(xiàn)商品的本身特性、用途;另一方面,要考慮到商品的使用者對色彩的感受,商品的色調(diào)傾向。在進行商業(yè)廣告色彩的設計時,要多深入了解企業(yè)、商品及消費者的各方面信息,選擇適合的色彩語言,既考慮商品色彩的共性感受,更要突出商品的個性特點,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非盈利性廣告是一種公益性廣告。它的主題很豐富,可以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這列廣告往往主體明確,予以比較深刻,涵蓋的信息量也較大,通常都要觀者從中領悟到很多含義,使觀者聯(lián)想頗多。在視覺上和心理上都對觀者產(chǎn)生較強烈的震撼。這類廣告中借助的各類造型語言很豐富,設計師的個性空間很廣闊,發(fā)揮的余地很大。尤其在色彩的運用上沒有很多束縛,主要是服從主題內(nèi)容,達到主題所需要的色彩意境,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達到廣告宣傳效果。
(三)針對不同用戶群廣告色彩的選用
另外,在色彩喜好傾向與廣告設計方面,(1)年齡、性別和經(jīng)歷的不同對色彩喜好也有很大的影響。兒童多系好極鮮明的純色,這是因為這類顏色對他們產(chǎn)生很強的吸引力,符合他們活潑好動的性格。女性比男性更愛白色,因為白色象征著純潔,而男性則多喜愛藍色,因為藍色象征豪爽、沉穩(wěn)、成熟和心胸開闊。對鄉(xiāng)村的人來說則比較喜愛顏色較純的色彩,而城市中的人則喜愛一些純度較低,對比較富麗、柔和的色調(diào)和淺淡的中間色。(2)民族與風俗對色彩的喜好傾向影響也很明顯,使得人們對色彩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如歐洲多用黑色表示悲哀,而我過就多用白色。西方用白色禮服來表示新娘的純潔高尚,而我國則用紅色表示喜慶。但隨著國際間的交往日益頻繁,這種風俗習慣也漸趨同化。(3)不同的宗教信仰對色彩的喜好也有一定影響。如伊斯蘭教把綠色稱為生命之色,而將黃色視為死亡之色。佛教徒卻以黃色僧衣意味超凡脫俗。基督教則認為黃色為叛徒衣服的顏色而現(xiàn)卑劣,把紫紅尊為高貴之色。
對色彩的喜好傾向進行研究是廣告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只有對這些色彩傾向認真把握,針對不同的受眾采用不同的色彩方案,才能在廣告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總結
畢業(yè)論文終于結束了,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我付出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通過這次論文的創(chuàng)作,我深刻的認識到色彩對于平面廣告設計工作而言非常重要?!吧敝c廣告設計師,猶如點睛之筆,是決定一件廣告作品精彩、動人與否的重要力量。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既能體現(xiàn)商品的質(zhì)感、特色,又能美化裝飾廣告版面;同時要與環(huán)境、氣候、欣賞習慣等方面相適應,還要考慮到遠、近、大、小的視覺變化規(guī)律,使廣告更富于美感。
綜上所述,色彩已是研究廣告美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它在廣告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已與人們的心理、生理緊密相關,同時色彩的功能性和影響力,也直接關系到廣告是否能吸引注意,是否達到銷售目的,是否體現(xiàn)商品價值的關鍵。
謝辭
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大力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特別是在本次論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林玲老師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在這里,請允許我向林老師表達深深的感謝!同時,本次論文的創(chuàng)作還離不開××大學圖書館的無私幫助,謝謝!
參考文獻
[1]路明,徐帆,編著.平面廣告設計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12
[2]九州星火傳媒,視覺圖書,編著.PhotoshopCS廣告創(chuàng)意精粹[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xx.02
[3]張東雨李寧編著:《廣告色彩奧妙》.遼寧美術出版社
[4]寧鋼編著:《設計色彩教學》.江西美術出版社
[5]汪濤編著:《現(xiàn)代廣告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6]靳埭強編著:《中國平面設計——廣告設計》.上海文藝出版社
[7][美]鮑勃·吉爾.平面設計我的第2語言[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xx.
摘要:藝術鑒賞指運用你的視覺、聽覺、感覺等,結合相關知識與生活經(jīng)歷對文化知識藝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及聯(lián)想判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體會到藝術的美好與藝術家的高超,獲得審美享受,同樣,也可以在藝術鑒賞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藝術鑒賞;教育教學
引言:
無論是欣賞美術、音樂或者雕塑作品,藝術鑒賞的能力越來越適用于我們的文化生活中,學生學習藝術鑒賞的必要性也在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中得到體現(xiàn)。因此,本文從學習藝術鑒賞的重要性出發(fā),淺談如何正確啟發(fā)、進行藝術鑒賞教學。
一、學習藝術鑒賞的重要性
1.1藝術鑒賞作為人們的審美活動,往往以一個或者多個藝術形象為對象。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提高,人們更關注精神需求,而藝術鑒賞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對事物的認知度和開拓思維,能夠讓人們更加合理和客觀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一方面,生動的藝術作品往往會喚起欣賞者的某些形象記憶、對生活的再思考,從而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感;另一方面,欣賞者通過畫家藝術作品的藝術形象、表達的情感,畫家的生平事跡產(chǎn)生聯(lián)想,具體、系統(tǒng)地了解藝術作品,自然而然地就會更容易接受畫家對生活的表現(xiàn)。
1.2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有著獨特魅力,它的存在對生活、社會都產(chǎn)生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藝術能夠啟發(fā)人們的認知、活躍人的思維。如,我們可以從畫面中一塊光亮的大紅色認知太陽、蘋果,甚至聯(lián)想到其他相似的物體;可以寥寥幾筆表現(xiàn)人的姿態(tài)、動作;可以通過畫面表達情感;可以用圖像語言訴說事情。藝術還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藝術交流情感,通過繪畫、音樂、詩集等藝術作品表達愛情、友情、感恩等。人們可以通過藝術提高審美能力,以此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
1.3藝術在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隨著人們物質(zhì)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尋求精神需求,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藝術就自然而然地充當了生活的調(diào)和劑。在生活中,人們深切感受到了藝術教育對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新一代。藝術在提高全民素養(yǎng)、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生活品質(zhì)等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與意義。生活中到處存在著藝術與藝術品,只要人類生存活動就會有藝術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個藝術家,我們的整個人生其實就是一件價值非凡的藝術品。生活中的藝術是不可替代的,是人們智慧的結晶。它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更高于人們的生活。
1.4藝術鑒賞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一種審美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是實現(xiàn)美育社會功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種通過藝術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
二、如何更好的進行藝術鑒賞
2.1注意
2.1.1鑒賞藝術作品,顯然離不開注意的心理功能。藝術鑒賞的最初階段。就需要鑒賞主體的整個心理機制進入一種特殊的審美注意或審美期待狀態(tài),從日常生活的意識狀態(tài)進入到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狀態(tài)之中,使主體從實用功利態(tài)度轉變?yōu)閷徝缿B(tài)度。
2.1.2在藝術鑒賞中,注意這個心理功能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作用,這就是把感知、想象、聯(lián)想、情感、理解等諸多心理要素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藝術作品,并且保持相當一段時間的注意穩(wěn)定性。
2.2感知
2.2.1藝術鑒賞心理是以感知為基礎的,它包含感覺和較復雜的知覺。
2.2.2藝術鑒賞活動的真正開始是感知藝術作品。藝術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們的感覺器官。藝術之所以區(qū)分為視覺藝術(如繪畫)、聽覺藝術(如音樂)和視聽藝術(如電影),正是由于這些藝術門類采用了不同的藝術媒介和藝術語言,因而作用于人們不同的感覺器官。
審美感知在表面上是迅速地和直覺地完成的,但它卻是人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心理活動,在感知的后面潛藏著鑒賞主體的全部生活經(jīng)驗,還有著聯(lián)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種心理因素的積極參與。
2.3聯(lián)想
聯(lián)想可以分為接近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因果聯(lián)想、自由聯(lián)想和控制聯(lián)想等。
聯(lián)想在審美心理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聯(lián)想,不僅使得藝術形象更加鮮明生動,而且能使感知的形象內(nèi)容更加豐富深刻,從而使藝術鑒賞活動不只是停留在對藝術作品感性形式的直接感受上,而且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感性形式中蘊含的更為內(nèi)在的意義。音樂欣賞中,聯(lián)想這一心理活動大量存在。
藝術鑒賞中的聯(lián)想必須以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作為依據(jù),不能離開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緒。這種聯(lián)想應當是在作品的啟發(fā)下。針對藝術形象而進行。
2.4想象
藝術創(chuàng)作不能離開想象,藝術鑒賞離開了想象,也同樣無法進行。想象可以分為創(chuàng)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兩種類型。藝術鑒賞活動以再造想象為主,同時也包含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想象。藝術鑒賞活動中的想象與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的想象二者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作為想象。二者都是飛躍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變化無窮,具有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前者又必須在后者的基礎上進行。鑒賞主體的想象必須以藝術作品為依據(jù),只能在作品規(guī)定的范圍和情境中馳騁想象,藝術作品對鑒賞活動的想象起著規(guī)定、引導和制約的作用。
2.5情感
藝術鑒賞中,情感作為一種審美心理因素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強烈的情感體驗,正是審美活動區(qū)別于科學活動與道德意識活動的人為顯著的特點。
藝術鑒賞活動中,情感總是以注意和感知作為基礎。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總是針對特定的對象而產(chǎn)生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情感,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會觸景生情,在藝術鑒賞中也有這種情形。
藝術鑒賞中由藝術對象所激發(fā)的主體的情感性,既表現(xiàn)為情感性的感動,產(chǎn)生強烈的喜怒哀樂,又表現(xiàn)為心靈性的領悟,能決定情感的去從是非,并且往往是在感動中有所領悟,在領悟中又倍加感動。審美鑒賞中的情感性既不只是感性認識的產(chǎn)物,也不只是理性認識的反應,而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融合為一的結果。
藝術鑒賞中的情感又與聯(lián)想和想象密不可分。一方面,聯(lián)想和想象常常受到鑒賞主體情感的影響;另一方面,這種聯(lián)想和想象又會進-步強化和深化情感。因此,鑒賞中的聯(lián)想與想象總是以情感作為中介的。
2.6理解
藝術鑒賞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廣泛滲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中,構成完整的審美心理過程。因此,審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邏輯思維,而是往往表現(xiàn)為-種似乎是不經(jīng)思索直接達到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
藝術審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層含義:首先,對于藝術作品內(nèi)容的鑒賞離不開理解因素;其次,對于藝術作品形式的鑒賞離不開理解因素;最后,對于每一部藝術作品內(nèi)在意蘊和深刻哲理的認識,更不能脫離理解因素。
三、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藝術鑒賞可以提高生活的情趣、加深對藝術的理解,通過鑒賞,我們可以更加進一步的了解藝術,讓藝術走近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懂得鑒賞作品,提高自身的審美、更好的甄別生活中的美與丑,讓我們更好的生活在這處處充滿藝術的社會之中。
參考文獻:
[1]曾奕禪.藝術鑒賞與藝術創(chuàng)作關系論[J].江西社會科學,1991,(02)
[2]顧建華.簡論藝術鑒賞的心理流程[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89,(02)
[3]鄧也穆.藝術和它的周邊世界(下篇)[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94,(02)
〔摘要〕在我們各自的人生中,都有著屬于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與觀念,對于藝術,我們也有著自己的藝術觀念,而觀念藝術更是因為人們的藝術觀念才形成的藝術。本文就藝術觀念和觀念藝術發(fā)展、相關聯(lián)系等進行探討與研究,體會彼此之間各自不同的魅力與風采。
〔關鍵詞〕藝術觀念;觀念藝術;發(fā)展
一、藝術觀念與觀念藝術的發(fā)展
1.藝術觀念的發(fā)展
在藝術觀念里,是指一種觀念或是多種觀念,依據(jù)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不同作者會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觀念,這些都屬于藝術觀念,藝術觀念更像是一個模糊的范疇,所有的藝術都有其獨特的觀念,所有的作者都有其屬于自己的觀念,對藝術的理解,藝術觀念也是一種語言方式,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發(fā)展過程。
觀念是某者對事物的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tǒng)化之集合體。人們會根據(jù)自身形成的觀念進行各種活動,而藝術觀念也是如此,在藝術發(fā)展的一刻就有屬于作者他自己的藝術觀念,在《詩經(jīng)》中最早體現(xiàn)在詩言志,也就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從中可以看出,藝術觀念在很早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西方的藝術觀念中,可以從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中了解到按照波普爾的情境邏輯重構了藝術發(fā)展的特定情境,告訴我們不同時代的藝術面貌解釋對于不同時代的人來說,藝術意味著什么,不同時代的藝術在社會中各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就歷時角度來說,西方藝術在觀念上可分為再現(xiàn)藝術、表現(xiàn)藝術、形式藝術和觀念藝術,每一種藝術觀念針對不同的藝術,適合解釋特定種類的藝術。現(xiàn)代藝術從形式藝術發(fā)展到觀念藝術,拋棄了藝術品的概念,不再強調(diào)價值。
在藝術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過諸多藝術家以及藝術流派,各自有不同的藝術觀念,例如以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為代表在抽象主義中主張以經(jīng)過抽象的色彩,點線,塊面去構成無具體客觀形象的美術作品。在杜尚為首的達達主義中則主張嘲弄一切陳規(guī)教條,目的不在于創(chuàng)作,而在于破壞和挑戰(zhàn)。其他的藝術流派也有著各自的藝術主張藝術觀念。
2.觀念藝術的發(fā)展
觀念藝術也稱為概念藝術、思想藝術、信息藝術,是一種藝術觀念,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美術流派。這種藝術具有各種形式:日常品、攝影照片、地圖、錄像、圖表等,特別是語言自身也是一種觀念藝術。觀念意識包括挪用并列式、篡改置換式、轉化再造式等種類。觀念藝術摒棄藝術實體的創(chuàng)作,采用直接傳達觀念,把一些生活場面,在觀眾的心靈和精神中突現(xiàn)出來。在觀念藝術里,藝術家主要關心實現(xiàn)觀念而不只是制造物體思考才是核心。觀念藝術也是依據(jù)不同時代背景,不同作者既有不同理解與表現(xiàn)內(nèi)容。觀念藝術具有一種雙重性格:一方面,作品的社會本質(zhì)是具有進步性的;另一方面,它與前衛(wèi)的結構性聯(lián)系是具有保守性的。藝術史所選擇進行關注的只是它的晚期,它的具有非常明顯的表演性的保守的那一面。同時觀念藝術并不一定富有邏輯性。一件或一組作品的邏輯只是偶爾使用的一種手法,而使用這種手法也不過是為了最后摧毀作品的邏輯性。
觀念藝術在二十世紀得到發(fā)展,得到了最高程度的贊美,在1966-1972年間,同時達到了頂點并陷入了危機。60年代中期,從藝術實體的完全消失,轉移到藝術的“意會”上,他們不僅取消了造型藝術的形象、色彩、結構,而且還取消了繪畫、雕塑本身,它強調(diào)了藝術作品背后的作者思想和觀念,運用多種媒體和形式來表達。他最復雜也最全面的表現(xiàn)始終存在于藝術家及理解他的觀眾心里。60年代后期觀念藝術家所提出的一些問題,早在50年前就已為馬塞爾·杜尚所預見到了,并且在某種程度上,也為自1916年之后的達達的反藝術姿態(tài)所預見。它們將在二戰(zhàn)結束的20年之后再次被引述,并由包括新達達主義者和極少主義者在內(nèi)的大量藝術家所延伸。他們中大部分人繼續(xù)發(fā)展著他們的作品,同時,新一代藝術家則利用了觀念藝術的策略來闡釋他們對于世界的體驗。觀念藝術一向是一種國際化的現(xiàn)象。在圣地亞哥、布拉格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有所展現(xiàn)過。觀念藝術代表人物有杜尚《泉》、布魯斯·紐曼《真正的藝術家?guī)椭澜缃野l(fā)神秘真相》、約翰·萊瑟姆《旁觀者IV》、皮耶羅·曼佐尼《藝術家的大便》、克里斯蒂安·波爾斯坦基《死去的瑞士人的遺物》等等。
二、觀念藝術中的藝術觀念案例分析
在約瑟夫-科蘇斯《一把和三把椅子》的觀念藝術作品中,作品中一共有三把椅子,只有一把是真實的椅子,另外兩把,一把是照片中的椅子,一把是用文字描述的椅子。這件作品中的藝術觀念大概為這三把椅子是不同的椅子,但卻都是椅子,談到椅子,我們通常想到的只是實物,往往忽略了它還有更多的表現(xiàn)方式,這件作品更多的帶給人們思考,讓我感悟到事物的多種表達方式,藝術觀念的思考創(chuàng)新性。藝術家通過這三把不同的椅子傳達他所想表達的藝術觀念。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觀念藝術的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一是以觀念為外形的藝術,二是以觀念為實質(zhì)的藝術。前者是后期現(xiàn)代主義中一種特殊的藝術樣式,史密斯在《后期現(xiàn)代主義:1945年以來的視覺藝術》中談到這種觀念藝術時說,作為一種知識的樣式,它和它本來有的或者是可以存在的載體是相分離的。作為一個純粹的藝術觀念,這個載體本身就變得不再重要了。因此,觀念藝術具有明顯的抽象性。
德國藝術家博伊斯觀念藝術重要代表人物。1974年,他在美國紐約完成了他一生中影響最大的作品——《荒原狼:美國愛我,我愛美國》。
以毛毯裹身,與狼在籠子里一起不吃不喝的相處5天。這個作品雖然沒有他后期那些作品的觀眾可參與性,卻是波伊斯影響最大的一件作品。在這件觀念藝術作品中,波伊斯高度集中運用了符號的力量和宗教活動的魅力,使得在與傳統(tǒng)概念中的神圣動物相接觸中找到崇拜、動物和人的相通點和交融的可能。藝術家也通過這種媒介把藝術觀念的形成和發(fā)展傳達給大眾。
總結
從上述探討中可以總結出,在藝術觀念與觀念藝術之間,觀念藝術中有著自己的藝術觀念,而藝術觀念中也具有觀念藝術,藝術觀念是宏大的,卻也是針對性的、具體的,在時代背景下,發(fā)展出不同的藝術,也就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觀念。觀念藝術是一種藝術,是更為具體的,兩者中,前者為觀念,后者為藝術。不過在觀念藝術領域中,每個創(chuàng)作者或許有著各不相同的藝術觀念,這證明觀念藝術的多元化,同時,在不同的藝術觀念里也有著相同的部分理念,這也恰恰證明了時代性,反映了人們對社會的思考與藝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