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圖形驗證碼(不區(qū)分大小寫)
民族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群眾積淀下來優(yōu)秀精神文化成果,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是歷史的見證,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靈魂。
一、民族民間藝術傳承與保護存在的一些問題
1.人民群眾在認識民族民間文化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由于貴州的地理條件和人民的思想,民族民間藝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惡化并加速消亡,許多地方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不可再生性認識不足,同時在對其傳承和保護上缺乏相應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沒有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和規(guī)劃,許多民族民間文化遭到了破壞和流失。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意識非常淡薄,這樣的思想和意識有待普及和提高?! ?.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流失極為嚴重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這里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濃郁淳樸,民族民間文化和民族民間藝術博大精深,海納百川。侗族的建筑藝術,剪紙,服飾和歌舞等豐富神秘,彝族火把節(jié)原始而氣勢磅礴。但是隨著工業(yè)社會和市場經濟的來臨和不斷沖擊,當?shù)氐纳鐣洕l(fā)展起來了,卻使原本淳厚的民族民間文化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特別是外來文化的入侵,許多極富地方特色的本地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比如極富特色的侗族建筑瀕臨滅絕,侗族歌舞,刺繡等等無形文化藝術流失極其嚴重。許多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由于傳承人的素質不高,使得在傳承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丟失現(xiàn)象,許多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出現(xiàn)了不完整性,甚至有些出現(xiàn)了后繼無人的狀況,這加重了優(yōu)秀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流失。
3.民族民間藝術的宣傳力度不夠
貴州有著豐富的民族民間藝術底蘊。我們認為,在當今社會條件下,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宣傳。這種無形的資產是一種潛在的有著巨大的價值,從目前的宣傳狀況來看,貴州的宣傳還不到位,外邊的很多人都只知道貴州有個黃果樹瀑布和威寧的草海,而對于黔東南黎平的肇興侗寨,從江的高增鼓樓,鎮(zhèn)遠的中國文化名城和六枝的梭嘎村寨等卻很少有人知道。
4.民族民間文化資金的投入應得到政府的扶持
貴州作為一個擁有許多優(yōu)秀民族民間文化的民族省份,其民族民間文化極為眾多,但是由于政府的不重視,長期以來在資金的投入上相對其他產業(yè)而言比較少,這使得許多優(yōu)秀而不可再造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品因國家的文物部門沒有足夠的收購經濟,被許多國外的旅客以很低廉的價格買走。另外,在民族民間藝術的開發(fā)研究和保護中,離不開大量經費的支持,但是由于我省是經濟比較落后的省份,因此在專項保護上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投入,民族民間藝術得不到切實有效的保護。
二、完善措施
1.堅持弘揚主旋律,體現(xiàn)先進文化藝術、前進方向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原則
民族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群眾積淀下來優(yōu)秀精神文化成果,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是歷史的見證,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靈魂。因此,應把民族民間藝術提到議事日程上,相關文化行政部門應把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藝術納入到工作范疇,向人民群眾介紹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重要性,提高他們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認識,自覺參與到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隊伍中來,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藝術精神,推動文化藝術的發(fā)展。
2.堅持突出地方特色,實現(xiàn)不同文化藝術的交匯與融合的原則
民族民間藝術涉及的面很廣,不僅包括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器具,還包括具有民族民間代表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慶典活動等方方面面。因此,完善民族民間藝術的保護措施,必須立足于各個地方的民族特點,進行保護。貴州近年來,舉辦了多次民間藝術的轟動展覽,把我省多侗族、苗族、布依族的文化藝術展現(xiàn)出來,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了不同文化的交匯與融合。
3.遵循民族藝術發(fā)展與民族地區(qū)建設,以及民族藝術與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的原則
就在去年,一次機會懷著期待的心做了十幾個小時的汽車去到六枝的梭嘎,可是到了那里早已物是人非,本身的村落沒有的,村民的生活也不一樣的,住的是磚房,穿的是漢衣,等游客去到那里才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飾跳一場舞、唱一首歌,村民的生活確實滿帶笑容,那一刻我真不知道是為文化藝術的消失而哭,還是為村民們自認為生活好了而笑。長期以來,民族民間藝術的開發(fā)和保護的矛盾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調和,有的地方為了保護民族地區(qū)房屋的原型,群眾的房屋已經不能住了也不允許維修,本文認為這種沒有建設的保護是短暫的,也是不利于民族發(fā)展進步的。保護要建立在建設的基礎上,不能主觀抑制民族的發(fā)展。因此,完善民族文化保護要遵循民族文化藝術發(fā)展與民族地區(qū)建設,使民族文化藝術在發(fā)展中得到有效的保護。
4.堅持以人為本,鼓勵民族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
貴州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傳于民間,由于沒有專項資金用于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藝術上,致使許多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因為設備設施差而無法保存,面臨腐爛和破壞的危險,這就要求政府及時撥出專項資金用于對民族民間藝術的維護上,比如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建立質量高設備好的專題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單位,對民族民間藝術傳承與保護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同時可以設定一些專項獎勵資金,鼓勵民族群眾對民族民間文化進行保護,這樣讓他們參與進來,對于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極為有利。民族民間藝術傳承與保護,不是單靠一個人、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會全體人民的努力,需要國家方針政策作為指導。開展民族民間文化傳承與保護是全社會的職責,在政府宏觀調控的領導下,文化藝術行政部門應擔負起一定的責任,給予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時間和空間,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鼓勵、吸納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發(fā)揮各方面的作用。建立良好運行工作機制,使民族民間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與保護。
一、民間藝術的現(xiàn)狀
(一)民間藝術生存空間急劇萎縮
在科學技術并未如此先進的時代,人們生活的節(jié)奏屬于一種緩慢悠閑的狀態(tài),那個時候人們的娛樂方式大多來自于民間藝術,空閑時候聚眾去看劇團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間也有大量的以演出來傳播文化的民間劇團,但是現(xiàn)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轉變,使劇團的生存面臨強大的壓力,幾乎很少的現(xiàn)代人愿意浪費工作后難得的閑暇去看劇團演出,劇團失去了觀眾,甚至連生計的維持都變得尤其困難,更別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員都不愿意繼續(xù)演出下去,各種民族文化的傳承成為難題,甚至有的已經瀕臨滅絕。
(二)很多傳統(tǒng)技能和民間藝術瀕臨失傳
很多的民間藝術都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結果,凝聚了大多數(shù)人的智慧結晶,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比如吳村魚燈等民間藝術的繼承人已經年過古稀,世代相傳的技藝找不到適當?shù)睦^承人,即將瀕臨滅絕。與此同時,社會上的民間藝術行業(yè)也都萎靡不振停滯不前。
(三)建設和開發(fā)新城市,破壞了民間藝術資源
長久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化除了戲劇等非物質性遺產之外,還有類似于皮影戲,雕塑之類的有形物質性遺產。但是,由于整個社會對這類文化的不重視,在城市的開發(fā)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對一些類似于根雕,石雕等的破壞,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還有部分被利益沖昏頭腦的商人利用民間藝術來謀取錢財,破壞了民間藝術的價值。
(四)缺乏對民間藝術文化的保護、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個社會對于民間藝術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樹立起保護民間藝術、保護文化財產的意識,同時,民間藝術的管理部門也受到經費等客觀原因的限制,不能及時有效的對民間藝術實施保護措施,也不能利用現(xiàn)如今社會的現(xiàn)今手段來維護民間藝術,因此,這些部門只能對民間藝術的逐漸消亡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對民間藝術的開發(fā)上也存在著各種或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導致民間藝術的后續(xù)進步成為難題。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歷經時間的洗禮最終形成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每一種民間藝術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特征,可以說時代的精華在民間藝術的靈魂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這也是為什么一個優(yōu)秀的時代會孕育出優(yōu)秀的作品,同時優(yōu)秀的作品必有一個優(yōu)秀的時代作為背景的原因。但是,縱觀現(xiàn)實,民間文化沒落消亡的現(xiàn)狀觸目驚心,所以,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號召全社會都形成民間藝術的意識,同時建立起民間藝術會消亡的危機感。
二、民間藝術的發(fā)展對策
(一)制訂民間藝術保護計劃
從現(xiàn)實出發(fā),站在民間藝術的角度,有關的管理部門充分認識到民間藝術的重要性,用專業(yè)的方式對民間藝術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檔案統(tǒng)計,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各級政府也要給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確的保護民間藝術,使民間藝術得到繼承和發(fā)揚。
(二)加強民間藝術的傳承
管理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民間藝術傳承的重要性,刻意的為民間藝術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繼承人,另外,針對一些面臨滅絕的民間藝術,要實行全面的保護,使他們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勵年輕人從事民族藝術的行業(yè),為民族藝術注入強有力的新鮮的血液,為民族藝術的傳承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保護、改善民間藝術文化的生存環(huán)境
對民間藝術實施保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與此同時,還要培養(yǎng)民間藝術的抗打擊能力,即尋找民間藝術在當代社會立穩(wěn)腳跟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創(chuàng)新,但是,這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要保留民間文化的根本。不要單純的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只有具有民間藝術最本真意義的創(chuàng)新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斷的探索民間藝術的改進方法,才能夠使民間藝術得到更加有效的發(fā)展。
(四)樹立全民保護民間藝術的意識
眾所周知,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人們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結晶,所以,號召全民對民間藝術進行保護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為基礎,對民族文化進行宣傳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間藝術的內涵,認識到民間藝術的重要性,在社會上形成全民學習民間藝術的熱潮。
三、總結
藝術是無國界的,但凡藝術,都是屬于民族的精華。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發(fā)展民間藝術呢?最簡單快捷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動員全民,讓更多的人認識民間藝術,懂得民間藝術的珍貴價值,只有這樣,這門根植于民間的藝術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與流傳。
一、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藝術教育中的現(xiàn)狀
學前教育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并沒有被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范疇中去。根據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人們對幼兒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同,中國現(xiàn)在學前教育的規(guī)模、形式、師資力量也參差不齊。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大部分地區(qū)在民間藝術的教育程度上做得遠遠不夠,有的地區(qū)師資力量薄弱、老師對民間藝術了解甚少;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民間藝術教育,這使得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藝術教育中的運用不容樂觀。加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文化萌生并在青少年中大肆流行,比如一些網絡詞匯:人艱不拆、喜大普奔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并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近年來外來文化也不斷地涌入國門,孩子們對外來文化有著新奇感,開始過外國的節(jié)日,比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摒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民間藝術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對民間藝術更是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將民間藝術融入幼兒藝術教育課程中,加強幼兒對民間藝術的學習刻不容緩。
二、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藝術教育中有效運用的建議
1.加強民間藝術教育的宣傳活動
有些經濟發(fā)展落后、不注重孩子民間藝術教育的地區(qū),大部分人們對民間藝術的形式都不知道,這充分說明我們在民間藝術教育的宣傳活動方面做得不足。因此,筆者建議各地區(qū)的教育部門要經常開展民間藝術教育的宣傳活動,比如可以定期開展民間藝術品的展覽活動,普及民間藝術教育的知識,宣揚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要價值,使民間藝術形式深入人心,引起他們對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運用的重視。
2.培訓專業(yè)人才,增強師資力量
有些地區(qū)的幼兒園老師對民間藝術知之甚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對民間藝術專業(yè)人才的培訓做得不夠。在幼兒教育中,老師充當著一個橋梁的作用,是孩子在民間藝術學習方面的指路人,沒有一個專業(yè)的老師,孩子們便無從對民間藝術有一個全面直觀的了解。因此,培訓專業(yè)人才,增強師資力量迫在眉睫,也勢在必行。在專業(yè)人才培訓方面,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幼兒園應不定期組織老師進行民間學習,了解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學習不同地區(qū)的藝術,做到對民間藝術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
(2)幼兒園應該不定期地請專家蒞臨觀摩老師們的民間藝術教學課堂,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見,經常組織民間藝術交流會,使老師對民間藝術得到充分的交流,以明白并改善自己民間藝術教學的不足之處。
3.選取合理的民間藝術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形式教學
民間藝術雖然彌足珍貴,雖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但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并非全部適用。因為在這個教育階段,教育的對象都是一群年齡很小的孩子,他們對很多事情尚處于懵懂待開發(fā)的年齡段,因此不適合對其進行高深的民間藝術教育,老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對其進行選擇性的教學。明確了關鍵的教學內容后,接下來要采取更為關鍵的教學形式。在民間藝術教學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進行圖片和視頻的播放,以這種形式來向幼兒展現(xiàn)多種多樣的民間藝術形式,讓他們生動形象地了解秦腔、昆曲等民間藝術;老師還可以經常進行剪紙、皮影演示等教學形式,讓孩子自己動手剪裁和演示,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和實際操作的能力,讓他們對民間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民間藝術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其繼承和發(fā)揚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從孩子幼兒時代便對其進行一定的普及是一項明智之舉,民間藝術的學習不僅可以拓寬孩子藝術教育的范圍,還可以陶冶孩子的藝術情操,提高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也可以讓民間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