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也是一大熱門,教師資格考試是非師范生進入教師行業(yè)的敲門磚,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沒有選到師范生專業(yè),但是又很想當老師,那么她(他)就必須考這個教師資格,拿到教師資格證才能參加教師招聘的面試,才有機會進入教師行業(yè)。師范生就更不用說了,每個師范生,畢業(yè)當老師,必須手持教師資格證,否則,就算你是師范生也不能進入教師行業(yè)。
教師資格考試分為兩輪:一是筆試,二是面試。筆試合格了才能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面試合格了才能拿到教師資格證。筆試就是背書、做題;面試包括:結構化問答和試講兩部分。
今天,我們來講講教師資格考試中面試的第一個部分:結構化問答。我們總結了幾種常見的結構化問答題型,掌握這些題型,讓你的教資面試事半功倍,順利拿到資格證書!
一、自我認知類
自我認知類題目包含兩大題型:第一類是報考動機類;第二類是個性匹配類。
(1)你為什么報考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如果能夠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將會感到非常光榮。
我選擇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符合我的人生規(guī)劃,早在年少時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師,所以在讀大學時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范院校;
其次,我的知識儲備符合做一名老師的要求,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我積累了很多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yè)知識,這些都為我成為一名教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我的性格也很適合做老師,我很喜歡和孩子們相處。
同時,我身邊的人都說我做事有耐心,有毅力,這些也都符合教師的職業(yè)特點。
通過對自我的深度分析,我認為我是適合做老師的,所以我來參加此次考試,希望能夠有幸走上講臺,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2)你認為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首先是智情雙修,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的知識分子。教育是精神事業(yè),具備人格魅力的老師,對學生給予的啟迪和熏陶,往往使他們終身受益。同時,教師應把自己定位為知識分子,永遠保持學習、思考、鉆研的習慣。
其次是要愛學生,懂教育。愛學生是最重要的師德,愛學生的教師,就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對學生的成長真正負起責任來,為每個學生的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并視為自己的人生成就。
在教學上,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對科目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即老師夠幽默、功力夠深厚、學生才愛聽,引導學生思考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一個老師做到了以上兩點,無疑就是一個好老師。但是,一個好老師還有一個要求,就是淡泊名利,甘于受冷落。教師憑良心做事,就應該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切憑良心做事的人都應有一個信念:良心的評判高于體制的評判。
第二類、溝通協(xié)調(diào)類
溝通協(xié)調(diào)類題目包含兩大題型,:第一類是單群體溝通;第二類是多群體溝通。
(1)如何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
與家長溝通,我認為首先要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家長是溝通的第一原則,也是教師基本素質(zhì)的表現(xiàn)。
第二,教師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
第三,應重視溝通方式,通常情況下對學生的評價要先揚后抑,讓家長在心理上有一個適應過程。
另外,家長的組成非常復雜,其知識結構、職業(yè)類別、性格氣質(zhì)、修養(yǎng)程度等都參差不齊,教師應當對學生家庭進行調(diào)查分析,對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yè)狀況、年齡、家教思想、家庭關系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
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盡量做到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于粗暴型家長,要多說學生優(yōu)點,旁敲側擊缺點;對于冷漠型家長,教師需要動之以情,強調(diào)學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引起家長關注,轉變其態(tài)度;對于熱情自信型家長,應多提示其注意孩子存在的問題。
(2)有家長到學校找到了校長投訴你,認為你教得不好,你怎么辦?
首先,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我要保持冷靜,不能因此影響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既然有家長投訴,一定是我的工作出現(xiàn)了問題,我會分析原因,可能是教學上的問題、上的問題或者溝通上不夠及時。我會主動去和家長進行溝通,承認自己工作上的失誤,并向家長詢問是哪里出現(xiàn)了失誤實是我的原因,我會承認錯誤并致歉。如果不是我的原因,我也會耐心地解釋說明情況,。
另外我也會主動找校長道歉,并說明真實情況,保證不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事后,我會省自己,一方面踏踏實實做好專業(yè)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及時和領導、學生家長,保持信息的及時更新。
第三類、應急應變類
應急應變類(教育機智)題目具體是指對課堂突發(fā)情況的處理。
(1)假如你在公開課上播放一個幻燈片,結果播放時發(fā)現(xiàn)播放的碟片壞了,請問你該如何處理?
在公開課中,發(fā)生了碟片壞的事情,我應該保持冷靜,平和心態(tài),并及時處理問題。讓學生稍做休息或討論、回顧課堂內(nèi)容。
如果幻燈片對上課來講非常重要,而我又有備用碟片的話,我會及時更換碟片;如果我沒有備用碟片的話,我會采用現(xiàn)有的紙質(zhì)資料,運用語言描述、板書、提問等方式說明;如果碟片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修好,我會盡快請求他人修復碟片。
如果碟片不是很重要,不影響我的教學過程,我會果斷地去掉此環(huán)節(jié),改為其他環(huán)節(jié);如果時間允許,我會請求其他老師協(xié)助,幫忙更換碟片,同時向參與公開課的領導、家長、學生致歉。對此次事件的發(fā)生,課后我會進行反思。在以后的備課中,我一定會反復檢查、注意設備的調(diào)試,提前預設好課堂中會發(fā)生的情況,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fā)生。
(2)你上課時,一個學生在傳紙條,你怎么辦?
首先,在課堂上為了不影響其他學生繼續(xù)聽課,我會先用眼神暗示他,引起也集中精力聽課。如果沒有引起這名學生的注意,我會邊講課邊不動聲色地走到他手敲打他的書桌,提醒他,讓他專心聽課。
下課后我會把該生叫到辦公室,了解他傳紙條的原因,并讓他了解傳紙條不僅影響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讓他今后注意認真聽講。
我也會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為什么會有學生課上走神,可以在今后的授課中加,學生的參與性,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fā)生。
第四類、計劃組織類
計劃組織類題目包含兩大題型:第一類是班級組織類;第二類是教學活動組織。
(1)如何組織與培養(yǎng)班集體?
班主任對組織和培養(yǎng)集體負有主要責任,應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在建設班集體上。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提出共同的奮斗目標。這樣可以振奮學生精神、鼓舞學生前進,有利于達到凝聚集體的目的。
第二,選擇和培養(yǎng)班干部。班主任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挑選和培養(yǎng)班干部,建立班集體的領導核心,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第三,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yōu)良的班風。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會形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每個成員都有熏陶、感染和制約的作用,在班集體管理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第四,加強對班集體紀律的管理。好的班級紀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開展活動,為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提供保障,也可以使集體及其成員煥發(fā)新面貌。
第五,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有了集體活動,學生會煥發(fā)精神,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促進學生才能、特長的發(fā)揮和相互團結。班主任指導學生參加或組織適當?shù)幕顒邮潜夭豢缮俚摹?/p>
(2)何謂"班級文化"?怎樣營造?
班級文化可分為"硬文化"和"軟文化"。
所謂硬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屬于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環(huán)境文化,也就是物質(zhì)文化,可以在教室墻壁上粘貼一些寫有名言警句的書法作品、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畫像,以起到一種激勵作用;搭建一個展示學生書畫藝術的書畫長廊和激發(fā)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長廊;在教室前面懸掛有關班訓、班風建設目標等醒目圖案或標語等。
而軟文化,則是一種"隱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明確規(guī)定班級管理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形成制度文化;在班級內(nèi)提倡助人為樂、團結互助行為,引導大家形成班集體意識和文明行為。
我認為"軟文化"和"硬文化"雙管齊下才能夠切實營造出和諧、互助、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