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先冷靜下來,別著急答應。先把事兒捋清楚:這錯到底是怎么發(fā)生的?真該你負責嗎?要是明擺著是領導決策出了問題,卻讓你“扛鍋”,可別傻乎乎接過來。你可以主動找領導說:“要不咱一起把事兒的來龍去脈理一理?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huán)節(jié)。” 這么說既給足了領導面子,也暗暗提醒了他,責任得分清,不能隨便推給別人。
要是實在躲不開,得寫檢查或者道歉信,那寫的時候可得注意技巧。別老用“我怎么怎么樣”,多說說“我們團隊”“咱們流程”,把問題歸到溝通不到位、流程有漏洞上,別說是自己個人的錯。而且內(nèi)容重點要放在怎么解決問題、以后怎么改進上,別一個勁兒說自己錯了。比如你可以寫“這次在信息同步上沒做好,后面我們會加頻次,確保大家都能及時拿到消息”,而不是直接說“我當初沒考慮周全”。態(tài)度要誠懇,但得把對方的注意力往補救措施上引。
寫完之后,別著急發(fā)出去,先拿給領導看看。你可以說:“領導,您幫著看看這么寫行不行?后續(xù)要加的措施還需要補充點啥不?” 這既是尊重他,也讓他沒法完全置身事外。要是他還堅持讓你一個人擔責,你可以委婉提一句:“其實客戶更看重咱們整個團隊的態(tài)度,不一定非得盯著某一個人道歉?!?/p>
還有個關鍵是保護好自己。職場上有些錯可能會有后續(xù)麻煩,所以重要的溝通最好留個記錄,比如發(fā)個郵件確認一下,或者抄送相關的人。要是這事兒涉及到法律、錢這些大風險,千萬別自己扛,趕緊找HR或者法務問問,別稀里糊涂背了不該背的鍋。
其實換個角度想,這事也是個機會。你要是能抱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不推諉、不跟領導鬧僵,反而能讓同事和客戶覺得你靠譜。有時候把尷尬的局面理順了,還能給大家留下沉穩(wěn)、可靠的印象。
另外,通過這事也能看看你領導到底怎么樣——他愿不愿意擔責任?團隊里有沒有一起扛事的氛圍?這些都能幫你判斷以后要不要在這繼續(xù)干。職場成長不光是順風順水的時候,更要看在受委屈、情況復雜的時候,能不能保持專業(yè)、守住原則。
碰到這種事別慌,先理清楚情況,跟領導好好溝通,做事留個心眼。不主動跟領導起沖突,但也別無底線退讓,既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能把問題解決好,這才是成熟的職場人該有的樣子。